【打卡中国新坐标】中国力度,自有万钧
本文摘要:齐齐哈尔新闻网云南昭通9月20日电(记者 宋宇晟)在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坐落着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世界第二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 这座被誉为水电行业“珠峰”的水电站,在引领世界水电进入百万千

  齐齐哈尔新闻网云南昭通9月20日电(记者 宋宇晟)在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金沙江河道上,坐落着当今世界技术难度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装机规模世界第二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

  这座被誉为水电行业“珠峰”的水电站,在引领世界水电进入百万千瓦时代的同时,更让金沙江库区焕然一新。

  “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运行中的百万千瓦发电机组顶盖上,竟能够稳稳地竖起一枚硬币?

  在白鹤滩水电站,这样平稳运行的画面每天都在发生。这背后是我国遥遥领先的水电技术。

  记者在运行中的机组上方竖起几枚硬币,硬币稳稳立住。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骏 摄

  “白鹤滩水电站安装了16台全球最大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单台机组高度50米,重达8000多吨,运转一个小时发出100万度电,可以满足一家人400年的用电。机组以每分钟111圈飞速运转起来,却非常平稳,整体摆动小于一根头发丝。”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康永林告诉记者,已实现100%国产化的百万千瓦发电机组表明,我国在水电技术领域已“遥遥领先其他国家”。

  白鹤滩水电站。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骏 摄

  放眼全球,百万千瓦机组还没有先例,是中国“智造”引领世界水电进入百万千瓦时代。

  三峡工程建设之前,我国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水平停留在30万千瓦。彼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至少30年。在三峡工程科技创新基础上,到了21世纪第一个10年溪洛渡水电站77万千瓦机组、向家坝水电站80万千瓦机组竣工投产之时,国产机组距离100万千瓦的梦想已越来越近。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水电重大装备国产化机组设计制造水平不断刷新纪录。

  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技术管理部副主任周孟夏直言,百万机组意味着中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能力已经超越世界同行,进入了“无人区”。如果把这台机组拆开,几乎每一个零件、每一个单项都是世界第一。

  而这也只是白鹤滩水电站诸多“世界第一”中的一部分。百万千瓦发电机组之外,白鹤滩水电站还拥有规模世界第一的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的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的圆筒式尾水调压室;白鹤滩大坝全坝应用低热水泥混凝土,是世界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也位列世界第一。

视频:打卡中国新坐标 | 中国“智造”如何登顶世界水电“珠峰”?来源:中国新闻网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综合效益显著

  白鹤滩水电站在刷新纪录的同时,亦改变了周边自然环境。

  “金沙江地处干热河谷,过去的山上没有什么植被,全部是荒山,光秃秃的。”在白鹤滩电厂厂长张舸看来,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建成后,周边小环境的改变有力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上游是高峡平湖,两岸绿草茵茵。

  周孟夏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白鹤滩水电站)施工前,金沙江的干热河谷都是中度、重度水土流失区,每公顷每年的水土流失量在2000-3000吨。经过治理,水电站枢纽区每公顷每年的水土流失量500吨以下。”

  白鹤滩水电站。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骏 摄

  同时,水电站的百万千瓦机组带来了巨大的减排效益。

  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约624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6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7万吨。

  2022年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这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建设运营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组成。长江干流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6座水电站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条走廊上的110台水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均生产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6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

  6座巨型电站联合调度、协同运行,年均发电量达3000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04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48亿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三峡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张超然曾撰文指出,通过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不仅扩大了发电效益,实现了“一滴水发六次电”,还将更好发挥水电站防洪、航运、生态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

  白鹤滩水电站前飞翔的鸟类。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骏 摄

  金沙江库区的千年巨变

  “金沙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

  千百年来,交通闭塞,是金沙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迟滞的原因之一。水利设施的修建,让当地人的出行条件得以改变。

  资料显示,白鹤滩水电站建成后,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库常年回水区河段累计长约612千米,实施翻坝转运设施后,通过水陆联运,可实现“攀枝花—水富”全河段上下游水运通道联通,为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造了条件。

  航拍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景观。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袁鸿凯 摄

  与此同时,在枯水期,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已累计向下游补水超340亿立方米,增加中下游航运水深0.9米,改善了长江干流“黄金水道”的通航条件,有效保障了下游春耕以及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改善了周边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报道显示,水电站建设高峰期还为当地增加就业约8万人。

  曾经傍水而居的人们,也因为白鹤滩的建设,住进新家。

  白鹤滩库区的移民新居。齐齐哈尔新闻网记者 李骏 摄

  紧邻白鹤滩水电站的巧家县人深有感触。巧家县水电移民服务中心副主任谭再明感慨:“要不是白鹤滩水电站,巧家再过20年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灿介绍,白鹤滩水电站于2021年3月完成移民搬迁。搬迁后,当地新建居民点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学校、卫生院等设施全部配套到位。

  搬迁前,当地群众普遍居住的是土木、土混、砖木结构的房屋,搬迁后基本改善为框架或砖混结构的住房,新建住房也按照最新抗震等级要求进行了设计。以白鹤滩为例,搬迁前库区移民住房54%为土混和土木结构房屋,而在安置点,新建的移民房屋基本为框架、框剪结构。原先低矮的土房、砖房成为“过去时”,库区新建移民房屋面积613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65㎡/人;云南侧小高层鳞次栉比,户均房屋达到1.3套/户。

  带领村民搬迁已有三个年头的万吉祥告诉记者,大家的生活结结实实发生了变化。“以前买个东西就要走几个小时,现在出门临街就有市场、商店。”

  他所在的望江社区,共有移民安置房24栋,1511套,安置移民1500户,3919人。(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