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出轨妻子不敢离婚的心理分析
本文摘要:“婚姻不如意,我也没想过要离婚”爱燃情感的来访者张女士,38岁,生完孩子后的第4个月,发现了老公和另一个女性的暧昧短信。这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是他们婚后不久。那时她和老公的感情就...

  “婚姻不如意,我也没想过要离婚”爱燃情感的来访者张女士,38岁,生完孩子后的第4个月,发现了老公和另一个女性的暧昧短信。这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是他们婚后不久。那时她和老公的感情就不太好,吵吵拌拌。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重叠往复,似乎没有出口。

  终于,在不断发酵的争吵中,偶然一次,她发现了老公手机里的暧昧短信。老公在被发现后,一直道歉,极力挽回。

  纵然崩溃,她还是原谅了老公,并很快怀孕,生下了孩子。直到不久前,张女士再次发现老公手机里的暧昧短信。这彻底击碎了她。

  即便如此,她告诉我,她仍然没有考虑离婚。张女士说,她羡慕那些婚姻中一言不合转身就走的人,但是,她理解不了,婚姻中的林林总总,怎容得下一个人如此轻易地放手?

  不合适的婚姻,为什么离不了?离婚说起来一时爽,但是,到了真的要离婚的时候,才发现,阻碍离婚的原因,太多了。

  信手拈来一些现实原因,比如:孩子、财产、工作等。但除了现实原因之外,还有更多的心理因素。

  比如,两人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双方相处的模式、心理的依赖、以及“面对一个人独自生活”产生的安全感焦虑等。

  此外还有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亲密关系,会让伴侣各自的心理创伤重现。

  婚姻的合适与否,取决于两个带着各自创伤的人,碰在一起后,到底会怎么处理创伤?

  这是在婚姻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的关键。

  简单点说,你和伴侣合不合适,取决于你们能不能处理好两个人的历史“心理创伤”。

  婚姻的痛苦程度,取决于:一方的创伤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触发另一方的创伤。

  如果对方的创伤可以完全地、刚刚好地、精准地、彻底地触发我们自己的创伤,那么,在这段婚姻中,矛盾就会显得非常尖锐。

  比如,我经历过的一对夫妻来访者。

  他们本来主诉的问题是“夫妻沟通”。

  两个人一旦遇到任何一点点分歧,最后都会以“女人摔东西、男人揪着自己头发往墙上撞”收场。

  原来,男人从小目睹父母频繁的、歇斯底里地吵架和打架。那个时候,男人还是个弱小的男孩,他没有办法做什么,只是吓得在一边哇哇大哭。

  因此,婚姻中,任何一点分歧,都是男人极力避免的。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当生活中出现任何一点分歧的时候,男人都会被“触发”。

  为了避免争执,他会不自觉地很烦躁。这让他不能直面问题本身,而是想尽快“划过去”。

  因为想尽快“划过去”,在女人眼里,就显得很“敷衍”。

  而女人的创伤在于,她是一个从小非常缺少“被看到”的人。

  因此,男人的敷衍就刚好“触发”女人的“不被看到”的创伤。

  于是,女人觉得自己再一次没有被看到,“敷衍”让她暴怒。

  女人心里会想:“刚才吵的具体事情已经不重要了,现在说说你的态度。”这让女人显得不依不饶。

  而这种不依不饶落在想尽快结束争吵的男人眼里,又刚好精准地触发了他小时候父母“吵架激烈、不断升级”的创伤:怎么越想结束吵架,越没完没了?

  在外人看来,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成这样很没必要。

  在他们自己的角度,实际上不是为一件事情吵架,而是,两个人各自背负着的创伤在“相互伤害”,已经没有精力去理解对方了。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种被对方“触痛”的感受,是我们“自找”的。

  因为这会让我们想起小时候受伤的感受。

  比如自己像父母一样,跟伴侣吵架,比如一次又一次向“敷衍”自己的人索求关注。

  不断去重演这些痛苦,会让我们感到很熟悉甚至很亲切:这就是童年啊。

  这就是“强迫性重复”。

  这是自己和自己玩的游戏。

  这很痛苦,但是,又藏着隐秘的快感,让我们欲罢不能。

  我们希望改写结局,但是又不相信自己能改写结局,好像只配活在这样的伤痛中。

  婚姻的伤痛和不如意,有时也会证明这一点。

  比如,缺爱的人,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倾尽一生,都在寻找爱;

  但是,实际上,TA在寻找的,不是爱,而是在极力证明“自己终其一生,就是不配得到爱”。

  因此,如果我们的潜意识中是有这些创伤的,即便关系很痛苦我们也不会离开这段关系。

  潜意识中,我们觉得自己不配去追求和拥有更好的关系。

  这正是为什么我们不会离开痛苦的婚姻。

  警惕“隔离”机制:

  嘴里骂着老公,结果筹备生二胎

  面对和承认一段婚姻的失败会让人很痛苦。

  我们在心理上,就会发展出一套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去体会这种痛苦。

  常见的有“隔离”。

  隔离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有时候人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内心承受能力又不够,就会把这个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从意识中剔除出去。

  这就是隔离。

  比如,人受不了说情话的肉麻,不会直接说“我爱你”,而说英文版的“I love you”。

  在咨询室中,我经常能听到一些听起来很矛盾的表述。

  这种感觉就好像是:他在说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比如,来访者莫莫。

  她在我这里长程咨询了两年的时间,主诉是婚姻家庭。

  她一直在说夫妻感情不好,对老公失望;自己为照顾第一个孩子牺牲了很多;婆媳之间多么地不和;

  自己、婆婆和老公复杂的三角关系,以及期间老公的不作为。

  但是,在我们76次咨询快要结束的时候,莫莫告诉我,她准备生二胎了。

  婚姻让她非常痛苦。

  否则,她不会每周一次、稳定地来到咨询室。

  小美和丈夫的关系确确实实是存在问题的。

  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小美那压抑的情绪和感受。

  可是,小美眼前要生二胎的决定,把我弄懵了。

  要离婚,和生二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同一人身上。

  小美和我说她要生二胎的时候,仿佛那个之前两年一直说要离婚的人,不是她,是个不相干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小美太依赖这段关系了,内心难以忍受离婚带来的痛苦,所以不自觉地把“可能要离婚”这个想法隔离起来,完全不去考虑这个可能。

  甚至机会摆在面前,还会给自己列举各种不离婚的理由。目的也不过是为了防止内心崩溃。

  所以才会有这样看起来矛盾的一幕:明明之前说着想离婚,行动上却在备孕。

  写在最后

  在当代社会,婚姻看起来是非常自由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由。

  很多时候,即便婚姻问题重重,我们也不会轻易选择离婚。

  浅层次看上去,是一些现实的问题,或者说,简单的心理依赖、安全感的问题。

  而深层次来看,很可能是我们在强迫性重复体验一些曾经的创伤。

  而在体验这些伤痛的时候,我们也体验到了隐秘的快感。

  我们一方面希望有机会改写结局。

  另外一方面,我们有时候又坚信无法改写结局,觉得而我们只配活在这样的关系中。这才足够让我们安心。

  但是,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每一个人都配得到最好的关系。

  只有打破我们的“潜意识魔咒”,我们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

  有勇气去摆脱现在的困境,挣脱潜意识重复,去追求和建立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关系。

  而这样的关系,才能滋养我们。

  不为什么,就因为你值得,你配得上任何最好的关系。

  不要被过往创伤的潜意识牵着鼻子走,不再在关系中强迫性重复,新的治愈关系就一定会有。

  世界和我爱着你。

  (注:为保护个案的隐私,文中所采取的故事内容均经过高度虚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