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自己一行人在青海海西大柴旦自驾游,误入了海西银河谷某驿站,在这里停车10分钟被商家按车上人数收停车费50元。随后当地回应称,已对涉事企业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同时停业整顿60日。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不少人选择自驾出游。对自驾游人群而言,在陌生的地方和环境中驾车误入的情况比较普遍,但误入后被如此按人头收取高额停车费的不太多见。很多时候,只要车主解释一下,停车场都会免费放行。按车上人数收取停车费,显然刷新了公众的认知。
近来,有关停车收费乱象的报道不少。不久前,某地停车场“停车超1分钟按1小时收费”,以及个别地方的“天价”停车收费事件等,都均引发广泛热议。类似情况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成本,也有损地方形象和声誉。
时下,不少地方都在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和旅游环境,以便招商引资和做大旅游“蛋糕”,但这显然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事,每一个商家的具体行为和做法,都可能为大环境加分或者减分——上述事情显然不是一种加分。
当地依据价格法对涉事商家处以顶格罚款,不仅让其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也对当地其他商家形成了一种警示和教育。这种不包庇、不护短的态度值得肯定,这既是对涉事车主的一种交代和安抚,也让公众看到了当地执法者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维护旅游消费环境的决心。
当然,从游客角度来说,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地方执法部门提前为各项工作建章立制,为游客创造一个更透明、安全、公平、有序的旅游环境。比如,多做一些事前预防乱收费的工作,对相关企业和商家多一些引导和规范。
进而言之,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在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方面多有竞争,在打造更规范的旅游市场方面也进行着比拼,其重要目的就是吸引外来资源做大本地经济进而惠及百姓生活。将明确的规则、严肃的执法挺在前面,可以更有效避免商家为所欲为、漫天要价,也可以更有效防止游客被随意侵权、地方形象受损等。(工人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