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能过剩与融资热之下:绿色金融“贷”动产业链
本文摘要:2023年,光伏行业“卷”出新高度,一边扩产潮,另一边融资热。今年,在二级市场再融资趋严环境下,光伏企业融资部分转向银行信贷,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伏企业“渴钱”之急。 增资扩产,二级市场融资趋紧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

  2023年,光伏行业“卷”出新高度,一边扩产潮,另一边融资热。今年,在二级市场再融资趋严环境下,光伏企业融资部分转向银行信贷,业内人士称,商业银行绿色金融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光伏企业“渴钱”之急。

  增资扩产,二级市场融资趋紧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继续受到关注。2022年,光伏行业产业链各环节装机量创下历史新高。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链上各家公司不得不继续“内卷”,纷纷投产建设新项目,主要发展更高光电转换效率的N型产能,包括N型TOPCon(隧穿氧化物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及N型HJT(异质结)等技术路线。

  以天合光能(688599.SH)为例,7月初,该公司抛出的109亿元定增募资方案,均投产于N型电池片的生产或使用,具体为:淮安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天合光能(东台)年产10GW光伏组件项目;爱旭股份也拟以60亿元投产义乌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其电池技术路线为N型ABC电池技术。

  在设备更新、产线迭代等需求的驱使下,光伏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继续“逐鹿”新技术。据Wind数据,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33家公司发布再融资预案,募集资金超过1300亿元,是去年全年融资量的近90%。其中,通威股份(600438.SH)、天合光能计划募资超百亿元,爱旭股份(600732.SH)、协鑫集成(002506.SZ)等募资超50亿元。

  光伏企业“融资热”,可当前大多数仍未获正式通过,部分公司尚在经历交易所问询环节。“仍在上交所的问询环节,新发调整后的定增预案砍掉一个项目系公司主动申请,拟以自筹资金来投产建设。”协鑫集成证券部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协鑫集成近日披露的定增预案修订稿中显示,公司将调减定增募集金额8亿元,申请资金原拟定投产于“晟颢新能源发展(徐州)有限公司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项目”,该项目此前遭上交所问询与主业的关系,是否在技术、市场等方面具有协同性,是否属于投向主业。

  “光伏企业排队申请再融资项目,大部分都已经被受理,但是在今年二级市场再融资趋紧的背景下,大部分项目会被严格审核,光伏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大资金,‘要钱’可能不像往年那样容易了。”一家A股上市的光伏企业高管对记者说。

  绿色金融“贷”动产业链

  一边是项目扩产需资金,另一边是再融资难度加大,部分光伏企业把目光投向了银行的绿色信贷。“一般来说,光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信贷融资。股权和债券融资仍不能满足扩产能的需求时,信贷融资是更合适的途径,一定程度上帮我们缓解了项目需要钱的困难。”上述光伏企业高管对记者说。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一季度,有多家光伏产业链公司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均增额较大。从短期借款来看,21家公司短期借款超过1亿元,其中,东方盛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阳光电源、福莱特、爱康科技居前。从长期借款来看,11家公司超过5亿元,通威股份、TCL中环、东方盛虹、天合光能、特变电工列前5位。

  2023上半年,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发力绿色金融,将信贷资金聚焦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供给。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8.4%,呈高速增长态势。

  银行也取得了高增长的成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总量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余额突破3.6万亿元,增速超30%;建设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年初新增7966.28亿元;兴业银行绿色融资余额1.80万亿元,较年初新增1.16万亿元,增幅高达166.83%。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发力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向有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参与REITs、承销与投资绿色债券、参与债转股等多种方式。”某商业银行上海分行绿色金融部人士对记者说。

  以兴业银行为例,该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贷款(央行口径)余额达到747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了1101.28亿元,其中清洁能源产业绿色贷款余额1559亿元。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新能源产业绿色金融峰会上,该行发布了新能源行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基于企业个性化的碳账户,依托“双碳管理平台”进行定制服务。

  “银行发放绿色贷款,基于企业碳数据测算来进行管理和跟踪,既能为银行控制风险,也能为行业公司提供多元综合的金融服务。”该行绿色金融部人士对记者说。

  一位国有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称,光伏项目投入资金量大,回报周期长,银行要特别关注这部分资金使用情况。他建议,金融机构要提高技术手段,综合考量企业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进行等级划定和风险控制。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