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的人生意义:创造出震撼的想象世界
本文摘要:中新社山西阳泉8月16日电 题:刘慈欣的人生意义:创造出震撼的想象世界 中新社记者 胡健 在山西省阳泉市“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旁,有一间以“刘慈欣”命名的工作室。他鲜少来此办公,大部分时间选择“宅家写作”。“上午处理邮件,下午写作,晚上看看电影。

  中新社山西阳泉8月16日电 题:刘慈欣的人生意义:创造出震撼的想象世界

  中新社记者 胡健

  在山西省阳泉市“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旁,有一间以“刘慈欣”命名的工作室。他鲜少来此办公,大部分时间选择“宅家写作”。“上午处理邮件,下午写作,晚上看看电影。”刘慈欣依然保持着一个“打工人”的作息。

  不久前,刘慈欣“推翻”了一篇30万字的手稿,内容大致与未来能源有关。“把月球上贴满太阳能电池,利用微波技术把月球上发的电发射回地球,就可以彻底解决能源问题。”刘慈欣不满意的是,“科技变化太快,等我写完,发现这个想法已经不新鲜了。”

8月,在山西阳泉举办的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周活动期间,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30年来,刘慈欣深居娘子关电厂,写出令世界瞩目的《三体》等诸多科幻文学作品。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将中国科幻文学带到国际高度。

  未来有没有可能创作出超越《三体》的作品?刘慈欣觉得很难。“《三体》取得成功首先有作者因素,但也有许多外部因素,包括机遇等。所以为什么一个作家成功之后的作品都很让人失望?可能并不是他写得不好,是因为那些机遇碰不上了。”

  ChatGPT、脑机接口等新技术的出现,会对人类产生什么影响?刘慈欣认为,科技的发展和突破是人类的希望。“当我们面临某种灭顶之灾的时候,很可能科技的力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虽然科技飞速发展,但时至今日,科技并没有涉及到人自身的生物学进化。但随着脑机接口、记忆遗传等技术的发展,很多我们认为最基本的东西都会被重新定义。那时,科幻也就真的没什么土壤了。”刘慈欣说。

  科幻的土壤从何而来?刘慈欣说,早在清末民初,科幻文学就在中国起源。那时,梁启超和鲁迅都接触过科幻文学。在经历过1949年和1983年两次科幻文学高潮后,中国科幻文学直到1995年才再次繁荣。“虽然中国科幻文学发展历程很长,但经过不断地重新开始才走到今天。总的来说,中国的科幻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经常仰望星空的刘慈欣常被问到人类终极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先引用一位物理学家的话说,“我们对宇宙和自然规律的认识越深刻,我们就越发现人的存在毫无意义。”紧接着又补充道:“但人生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每个人都不一样。”

  “那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记者问道。“我的人生意义就是尽可能创造出让大家共同感到震撼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人去看到这样一个想象世界,这就是我的人生意义。”刘慈欣说。(完)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