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扬州8月24日电 (记者 崔佳明 朱晓颖)24日,在中国大运河原点城市江苏扬州,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启幕。以大运河为“通用语言”,世界运河城市、高校与研究机构、运河组织管理者,运河文化研究者、爱好者等人士倡议,促进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践行低碳生活、可持续发展。
8月24日,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江苏扬州开幕。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摄有2500余年历史的中国大运河,蜿蜒数千公里,纵贯中华南北,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河流。如今,世界上的500多条运河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载运船只,滋养沿岸民众,孕育地域文化,更作为“世界语言”沟通中外、连接全球。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表示,自古以来,运河就是人类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未来要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文明传承和创新。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表示,“世界运河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构建世界运河文化交流共同体、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遗产,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践行可持续发展路线,成为与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巴拿马运河事务部部长阿里斯蒂德斯·罗约·桑切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巴拿马运河是该国对外联通的桥梁、全球贸易的生命线。后人在追求文明进步、保护城市遗产方面,必须达到平衡。低碳发展不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更是紧迫的呼吁。全人类必须集体发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名誉主席、爱尔兰前总理布赖恩·考恩向大会发来视频致辞。他认为,未来,减少“碳足迹”对保护运河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马蔚华表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正日益严峻,气候问题事关人类前途命运,节能减碳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运河治理,需要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赋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才能让运河千古畅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