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高水平开放的铿锵足音
本文摘要: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回望2024年,中国对外开放脚步不停——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外资准入全面放开;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多个自贸协定生效实施;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掀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回望2024年,中国对外开放脚步不停——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制造业外资准入全面放开;扩大自由贸易区网络,多个自贸协定生效实施;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掀起“中国旅游热”……

  今日之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塑造新优势——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首单落地!前不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的综合保税区内,2辆装载有甘油醚和磺酸钾的集装箱卡车在台州海关监管下缓缓通过卡口,标志着台州综合保税区首单业务成功开展。

  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高、通关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常设有入区退税、进口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等优惠政策,能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名单持续扩容:台州综合保税区顺利建成,雄安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联合验收组验收并举行揭牌仪式,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具备开关运作条件,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重庆迎来第七个综合保税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160个综合保税区,在中国稳外贸、引外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保税区持续“上新”,是中国扩大制度型开放的一个缩影。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扩大可以进一步形成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2024年,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制度型开放格局。

  ——对接国际一流水平,与国际规则更“契合”。

  2024年,中国积极对接国际一流水平,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从审查授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调解、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一些外资企业表示,中国推出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力举措,坚定了企业投资中国的信心。

  ——持续推进合作,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广了。

  2024年以来,中国相关自贸协定扩围升级再加速: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中国—厄瓜多尔自贸协定、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与秘鲁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与瑞士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数据显示,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生效后,仅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56%。目前,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与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额的1/3左右。

  与此同时,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作用更加突出。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达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9%,高出全国外贸整体增速约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4万亿元,进口3.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0%和8.83%。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瘦身”。从11月1日起,新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施行,限制措施由31条压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清零”。“制造业是我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也是市场竞争最充分、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最紧密的领域。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态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增强新动能——

  不断丰富对外贸易业态

  2024年11月15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一列载有机械工业配件、家用电器等商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前往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

  2024年,中国持续开拓对外贸易新兴市场,加速培育对外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一方面,外贸产品更高端、更绿色、更智能。

  山东青岛一家家电企业智能制造车间内,自动化机械手臂灵活舞动,从玻璃面板的抓取到背光板的卡合,再到产品装配、检验与自校,整个生产流程运转高效。用时5分钟,一台超高清液晶电视就能组装下线。而最快两周后,它们就会出现在欧洲各大家电卖场的展柜上。

  放眼全球,国际市场对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新产品需求不断释放,符合这些趋势的外贸产品出口潜力不小。当前,中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年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绿色低碳竞争优势更加凸显。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电脑、家用电器等创新商品成为拉动中国外贸增长的主力,对中国外贸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17.9%、13.8%、13.7%、10.9%和8.2%。

  另一方面,外贸方式更加多样。

  近日,一架载有服装、鞋帽、日用品等跨境电商货物的飞机由新疆喀什徕宁国际机场飞往英国伯恩茅斯。这些为Amazon、Wish等跨境电商准备的货物,均来自一家中国厂商。该厂商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主要为国外跨境电商提供采购、物流、商品信息搜集等服务,“小到头绳、发卡,大到发电机、机床,海外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帮忙采购什么”。

  跨境电商,将大量货物通过跨境小包裹形式,运往更多国家和地区,成为外贸发展重要趋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1.88万亿元,增长11.5%,占中国外贸比重将近6%。在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外贸企业还纷纷发力海外仓建设,提升订单供给能力。

  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展厅,摆满了各式各样精致的工艺摆件和装饰品。据介绍,该公司深耕各类陶瓷、装饰画等特色手工艺品,主要目标市场位于欧美地区。如果按照传统外贸交易方式,接单后再发货,客户要一两个月才能收到货。使用海外仓后,公司可以提前备货、客户直接本地提货,不仅交易效率更高,还降低了物流费用。如今,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用上海外仓,助力打通商品出海“最后一公里”。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在世界各地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稳规模、优结构,伴随外贸新动能不断增长,中国外贸正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机电产品出口额达到12.36万亿元,增长8.5%。机电产品对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6.8%。

  扩大“朋友圈”——

  更好促进合作共赢

  在北京爬长城、游故宫;在西安赏兵马俑、大雁塔;在南京逛中山陵、夫子庙……2024年,“China Travel(中国游)”火了。

  来自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尤其是2024年以来,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境内外引发热烈反响,适用此政策来华外国人数量同比上升132.9%。

  “中国游”的蓬勃发展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回望2024年,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外国朋友“走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放“朋友圈”越来越广。

  ——展会合作更加活跃。

  时隔4年举办北京车展,各种新车、新技术吸引全球目光;举办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新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发布;如期举办第七届进博会,参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过上届,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2024年,各类展会为中外企业架起合作沟通、发展共赢的桥梁。以第七届进博会为例,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800.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了2%。

  ——人员来华更加便利。

  近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从39个增加至60个,增幅54%;政策适用省份从19个扩展至24个,其中新增或扩大实施9个省份。放宽优化后,政策适用区域既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又有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特等人文地理特色鲜明的地区。

  过境免签、口岸签证政策等持续优化,充分彰显着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诚意,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好评。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安东尼奥·米盖尔·卡尔莫纳表示,签证政策的持续优化,是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的标志之一,展现出中国自信、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日内瓦爱梦成真基金会主席克里斯托弗·斯塔克伯格认为,中国正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开放欢迎大家。

  ——对华投资更加火热。

  2024年初,众多跨国公司高管来华参加论坛会议、洽谈业务合作、考察投资环境、对接有关部门,相关动态不断冲上“热搜”。与此呼应的是,仅在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4.9%。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数字是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发展机遇,对华投资持续加码。

  外商加码投资中国,看重的是中国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2024年,商务部发布一系列稳外资举措: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扩增量,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加鼓励类外资产业目录;以更优质的服务稳存量,办好每月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关注的问题;以更精准的政策提质量,加大研发中心、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引资政策支持力度,为外资参与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我们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着力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优化改进服务,全面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让更多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发展。”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廖睿灵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