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男女这样亲密易得肛门癌
本文摘要:专家指出,肛门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低,在我国不是流行病,但随着性接触感染HPV引发肛门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疾病全球化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公众乃至医务人员需要引起关注。保持肛门清洁、注意肛门性交和其他性接触卫生,能预防HPV感染引发的

专家指出,肛门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发病率较低,在我国不是流行病,但随着性接触感染HPV引发肛门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增长,疾病全球化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公众乃至医务人员需要引起关注。保持肛门清洁、注意肛门性交和其他性接触卫生,能预防HPV感染引发的肛门癌,宫颈癌疫苗对肛门癌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什么是HPV

HPV是一组形态和基因结构相似的特异性嗜人上皮细胞的DNA病毒,主要感染人的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除了肛门癌外,宫颈癌、外阴癌、阴道癌、阴茎癌、女性及男性生殖器疣以及头颈部鳞癌、食管癌、皮肤癌、喉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均和HPV病毒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门诊出现疑似HPV感染的肛门癌

随着通过性接触感染HPV引发的肛门癌日益增多,继2006年推出宫颈癌预防疫苗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在去年年底批准了用于9~26岁人群预防由HPV6型、11型、16型和18型引发的肛门癌和癌前病变的疫苗。但接种情况不甚理想,有中学生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提出质疑,反对孩子接种;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太小接种疫苗不合适,考虑等成年后再接种。除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欧洲等地也出现HPV感染的肛门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潘运龙教授表示,广州本土也出现“疑似”病例:“我们在一名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患者的身上,发现肛门有肿块、糜烂、出血症状,怀疑感染了HPV。但遗憾的是,由于经济原因,该患者没有作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便离院。”





HPV感染致肛门癌渐成主流

据介绍,广义上的肛门癌包括肛门直肠癌、肛管癌和肛门边缘癌,本文所指的肛门癌是指后两者。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美国每年约有5300人被诊断为肛门癌。虽然肛门癌在一般人群中并不十分常见,但其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虽然肛门癌的发生率还相对较低,但本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率以每年约2%的速度逐年递增。

“肛门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致病原因可能有多种:一是受到细菌刺激引起炎症、痔疮。二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发病,和其他肿瘤的生成相似,肛门部位发生基因突变。”肛门癌的发生率是1/10万,而在有肛门性交的男性病人中发病率是35/10万。

国外研究显示,90%左右的肛门癌都与HPV感染相关。有研究发现,宫颈和肛门部位HPV感染的型别高度一致,这意味着肛门部位与宫颈具有共同的感染来源。来自台湾的研究显示,肛门癌的致病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它和HPV、沙眼衣原体、抽烟、慢性肛门刺激、染色体异常等有关。此外,肾移植患者罹患肛门癌增加。

在美国,男女发生肛门癌的比例差不多。研究指出,同性恋及检测阳性者,患肛门上皮内瘤变及肛门癌的风险较高。国外研究指出,年龄在45岁以上的HPV16亚型感染者发生肛门癌的可能性最高;而宫颈HPV阳性者,肛门部位感染HPV的风险高出3倍以上。





治疗:放、化疗逐渐取代手术

潘运龙指出,肛门癌的发生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其前期病变为肛门上皮内瘤变(AIN),后期可发展为鳞状肛门癌。“以往的肛门癌或肛门肿瘤,

需要手术切除,也就是把肛门挖掉,携带‘人工肛门’(俗称‘屎袋’),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潘云龙表示,近10年来,放疗和化疗的方法得到推荐和认可。放疗和化疗不仅能保住肛门,而且预后好。如果放疗和化疗效果不理想,再考虑手术切除。

潘运龙表示:“目前可通过肛门常规检查,并结合肛门镜筛查肛门癌。对高度怀疑为肛门癌的病人,应切取病变组织作进一步检查,建议高危人群起码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在美国,肛门细胞学筛查和肛门镜检查术是两种有效检测肛门上皮肉损伤(AIN)的方法。美国专家建议,艾滋病毒感染者,男男性接触者,患有外阴上皮内高度病变、外阴癌或子宫颈癌的女性,需要进行AIN筛查。而进行肛交、患有宫颈上皮内瘤高度病变的女性,以及肛周出现可见病变症状的人群,也建议进行AIN筛选。在肛门细胞学检查出现异常情况下,应进一步作肛门镜检查术。





预防:宫颈癌疫苗或可预防肛门癌

“由于肛门潮湿、分泌物多,皮肤黏膜薄嫩易受破损,容易造成真菌细菌等感染,有利于HPV生长。”潘运龙表示,肛门部位HPV感染主要来源于性接触。因此,发生肛门性交和其他性接触时,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特别是加强青少年的宣传教育。“用带有HPV病毒的手搔抓肛门,或使用已受污染的毛巾、床单等,也会引发HPV感染。”潘运龙指出,肛门有出血、肿块、痛痒等症状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此外,医院的医务人员也需要对此疾病警惕,由于病发率不高,容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