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本文摘要: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和谋划部署。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自立自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和谋划部署。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集中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最新重要论述与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科技自立自强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遵循,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和切实贯彻好,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充分认识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科技自立自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强大的科技就没有国家的兴盛和安全。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没有便车可搭,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依赖于人就会受制于人、落后于人。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敢作为、有作为和大作为,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强化支撑和夯实根基。

  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科技创新要答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科技创新是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能否握住自立自强这根拴在“牛鼻子”上的“缰绳”,关系到新发展理念贯彻和新发展格局构建,关系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只有牢牢把这根“缰绳”握在自己手里,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源头活水,才能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自立自强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科技为了人民,创新造福人民。当前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正前所未有地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立自强是科技创新的立足点,也是科技创新的“金钥匙”。唯有在自立自强的奋斗基点上自己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科技创新,才能靠得住、走得远,不被“卡脖子”“使绊子”,随时随地为民所用、尽用于民,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丰富内涵

  毫不动摇坚持自立的“生命线”。“依靠谁创新”是关系科技创新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发展,最终要靠自己。科技创新不能靠别人,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只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也靠不了别人,没有一个国家会把自己的“国之利器”“定海神针”明示于人。科技自立就是根本上依靠自身,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创新道路。这体现在坚持战略主动,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以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的眼光做好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布局谋划;坚持自力更生,充分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独立自主,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科技创新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牢牢抓住自强的“方向标”。“怎样实现创新”是关系科技创新水平高低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科技创新不能总是跟随模仿、修修补补,否则只会有量无质、有形无实。科技自强就是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实现赶超,由“跟跑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这体现在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创新;坚持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在保持和深化已经抢占的科技制高点领先地位和比较优势的同时,重点瞄准技术难题,攻关破解技术瓶颈制约;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力,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科学厘清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的辩证关系。科技自立自强不是闭门造车,也决不能关起门来、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创新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等都使得中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需要中国,全球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要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一方面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在开放、信任、合作基础上互利互鉴,更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扩大人才队伍规模,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培育一大批涵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覆盖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素质,认识和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汇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既用好眼前人才力量,又储备培养后继之师,打造一支现在站得出来、将来顶得上去的能打硬仗、打大仗、打胜仗的战略队伍。保障人才队伍使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让科技人员聚焦本职领域、专注科学研究,把大量时间和主要精力花在搞科技创新的工作上。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体制是重要保障,只有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才能激发科技自立自强的效能活力。要深化科技创新生成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动员、配置和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力量;深化科技创新评价体制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项目评价制度和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基础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既做必要的“加法”,也善做“减法”,推动科技管理职能、作风和效率转变,改革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深化科技创新保护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体制改革,打通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快速转移扩散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文化是先导元素,科技创新的文化蔚然成风,科技自立自强的事业才能更好发展。要培育鼓励大胆创新的文化,营造不断冲破现有知识体系限制枷锁、突破竞争对手围追堵截的良好氛围,增强积极探索、敢为人先的胆气;培育鼓励勇于创新的文化,营造争做科技创新排头兵、科学高峰攀登者的良好氛围,增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培育鼓励包容创新的文化,营造既重视成功、更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增强允许失败、容许失误的大气;培育鼓励科学创新的文化,营造求真务实、严谨求是的良好氛围,增强遵循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规范的正气,让人才在大胆假设、奋勇争先、不断试错、认真求证中创造探究真理、发现新知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成就,把科技创新这一“最大变量”转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秦龙;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李维光)

【编辑:李岩】